新版《商務新詞典》的貓

「貓」這個字,真的是「連小學生都識讀」。不識字的,看到貓咪,也懂說這頭貓如何如何。「貓」,現在只有一個讀音,就是「maau1」,或「矛」字轉高平聲,或如字典以切音注:〔媽敲切〕。

獨何文匯博士一人異議:此字「正讀」 可以是〔苗〕,可以是〔矛〕,就是不能讀我們熟悉的〔maau1〕音。現在的音,是「習非勝是」云云。

當然,這是因為何博士認為,《廣韻》切出來的音,便是「正讀」,故在他的立場,判〔苗〕或〔矛〕為正讀,合情合理。不過別忘了,同一正讀,可以有所謂「本今音」、「正語音」。簡單來說,前者是「習非勝是致無法還原,故以今音為正讀」,後者是「習非勝是但尚未取代本讀,故仍將語音視為錯讀,應該更正」。

maau1.jpg

何氏將「貓」讀高平聲,視為「正語音」中的「語音」。就是說他認為,現在貓字,讀成〔矛〕或〔苗〕,仍然用於書面音或口語音中,而且應該「可改則改」,否則語音會「越來越混亂」。

何文匯看法獨特,但也不愁無人附和。盛九疇所編《商務學生字典》,既是由何文匯審音,便先列〔矛〕及〔苗〕音,才注 maau1,謂之「語」音。這和何氏《字彙》書立場一致。盛九疇另一本《現代中文詳解字典》更進一步,完全不收 [maau¹] 音,若有人據此學廣東話,開口「呢隻矛好得意」,閉口「你有冇養苗」,認真大整蠱。

苗矛二音,不單現代字典不收,連六十年代的《辭淵》也不見收載。

cat.jpg

早前容若批評過的《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》,縱有不少不切實際的字音,但「貓」字,只有一音,就是我們用慣講慣的 [maau1]。

貓字要讀矛讀苗沒有市場,不過故事未完。我年代的字詞典,對於「貓」一字,只有作名詞解的用法。新的字詞典,還有新收義項:一是「躲藏」,二是「彎曲」。二者均來自北方方言。在書店查過《朗文中文新詞典》、《中華新字典》、《中華新詞典》、黃港生編《商務新字典》、《廣州音字典》等均收此義,似是由貓隻習性引伸出來。當然,此用法在香港十分罕見。

值得留意的是,作動詞「彎曲」解、常用詞「貓腰」的「貓」,普通話讀第二聲,而非第一聲。但由於南方鮮見此用法,且貓字向來只有一音,上述各字詞典,凡收此義,亦標明普通話要讀第二聲,但粵音,仍與作名詞解的「貓」相同。

新版的《商務新詞典》,粵音主要照抄何文匯書,不過此字作名詞用時,仍只標 [maau1] 音。惟作動詞用時,卻有驚人之舉:此書編輯力排眾議,寫明凡用作北方方言「彎曲」解時,粵音竟然要讀〔矛〕

新版《商務新詞典》獻新猷,貓字「忽然破讀」!普通話讀成上聲,粵語要高平轉陽平?是覺得普通話要破讀粵語便要跟?還是貓字要讀矛讀苗沒有市場,但有人不肯放棄,借歧義圖將「正讀™」鹹魚翻生?留給各位自行想像。

說起來,有人說粵語踎低,本字應作貓低。果真如此,那作動詞彎曲解之「貓」,更不讀〔矛〕。

按「雛」字,我們讀〔初〕,正讀™指讀〔鋤〕才對。初與鋤,只是聲調不同,博士粗暴否定,電視台忽然改讀〔鋤〕,證據確鑿。「貓」字其實同一道理,〔maau1〕與〔maau4(矛)〕,僅一調之轉。所謂「正讀」,又不許,說是「習非勝是」。我怕真有一天,電視台會說「流浪矛狗情況嚴重…」「唔少人喺屋企養矛…」。但如果電視台真要如此做,便得以同一態度處理陽平陰平變調的事例,例如:「荷蘭」只能說「荷瀾(laan4)」而不能說「荷laan1」、「銅鑼灣」不能說「銅鑼環」、「土瓜灣」更不能說「土瓜環」,然後繼續以「社會責任」來護航,而不能「厚此薄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