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回講到,羅山先生不同意何氏「正音™」。原來在五月播放的娛樂直播,亦曾提及此事:
片中 TVB 總經理陳志雲先生還解釋:「有人會說,為何要求別人讀古音?其實我們不是在說這個…(懶音)與正讀無關,正讀就如某些人所講,你坐的士着司機送你到柴魚湧,司機不知你在說甚麼,其實你要去鰂魚涌;這些我們不會教。」
雖然鰂魚涌要讀成柴魚湧我第一次聽見,但他要表達的意思十分明確:陳先生親身示範,片中第 27 秒陳先生講「構思」,也是我們日常使用的〔扣〕思,而不是何文匯式〔救〕思,實在好極。但不讀柴魚湧,卻要微生鋤田明王星眾藝;沒有去「教」,但就潛移默化。這到底算是講一套做一套,還是山高皇帝遠?不得而知。
片中才子王貽興和羅山不約而同提到每個字的讀音是其來有自,必須尊重、不能亂讀。我同意之至。例如之前說過的「冥」字,我們會讀作〔皿〕,這個音已經白紙黑字收錄於《集韻》中,源遠流長,大家雖然不知道,但就當是約定俗成,行之已久,相安無事,直至有博士指這是「錯讀」,〔明〕音才是「正讀」,直至有電視台配音時,刻意將「〔皿〕王星」這個通用的音廢掉,變成一個完全不符現實的「〔明〕王星」。他們說,選擇讀〔皿〕還是讀〔明〕時,有參考不同的辭書經典,還道廢〔皿〕而取〔明〕,並不是參考何文匯一人意見所得出的結論。這就是這間電視台,對歷史的尊重,對一個其來有自的讀音的尊重,對一個淵源悠久的讀音的尊重,和對觀眾的尊重。這亦是他們所謂的合情合理。
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對電視台有甚麼期望,說甚麼教好下一代,甚麼正視問題,甚麼讀音有原因,只要何博士不承認這個原因,就不再是一個合理原因,無綫配音部,我說得對嗎?尊重云乎哉!
至於王貽興,舉了幾個例子說明懶音問題,忽爾聽到他說「是藝 [ngai6] 人,不是 [ai6] 人, [ai6] 是虛偽的人,[ngai6] 是聲色藝俱全的人」,我還以為自己聽錯。藝、偽根本同音,王生連自己講「[ngai6] 是虛偽的人」時,虛偽也說成虛 [ngai6],說偽要讀 [ai6],真不知是何所據而云然。
(last edit: 15 Ja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