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大學可謂何文匯宣揚「正讀」的橋頭堡。《最緊要正字》第十四集,何文匯親自介紹「湍」字必須讀成他根據《廣韻》切出來的 [tyun1] 音,並不出奇;其他博士也一起群星「匯正音™」,才是不可思議。第十五集節目接近尾聲,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導師張錦少博士首先指出「轉捩點」應讀「轉[烈]點」,然後就「順便」介紹一個字型相近的字。他說:
在此再介紹一個跟「捩」字字形相近,但讀音我們經常讀錯的字,就是「唳([麗])」字。
唳,是小鳥的叫聲。「風聲鶴唳」這個成語,有些人會錯讀成「風聲鶴[淚]」。
「風聲」是指風吹的聲音,「鶴唳([麗])」是指鶴的叫聲,並不是指鶴的眼淚,所以不應讀成「風聲鶴[淚]」。
只要上網一查,便能立即發現:唳字讀[麗],正是何文匯一家之說。標成讀張錦少博士的所謂「錯讀」,則有以下出處:
- 廣州音字彙(馮思禹,1962)
- 現代粵語(趙榮光,1972)
- 粵語同音字典(馮田獵,1974)
- 兩用中文字典(馮浪波,1977)
- 李氏中文字典(李卓敏,1980)
- 中華新字典(1982)
- 廣州音字典(饒秉才,1985)
- 新雅中文字典(何容,1985)
- 粵語查音識字字典(陳岫山,1985)
-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(周無忌/饒秉才,1988)
- 香港小學生中文詞典(1988)
- 商務新詞典(黃港生,1989)
-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(朱溥生,1994)
- 朗文中文高級新辭典袖珍本(1998)
- 中文新字典(渾凝仁,2000)
- 朗文中文新詞典 (第二版)(2001)
- 廣州話正音字典(2002)
- 中華高級新詞典(劉扳盛,2004)
- 粵音檢索漢語字典 (2006)
關於這個「唳」字,林蓮仙博士在《粵音反切標音兩用正音表》中,「廣韻反切在粤讀中不規則變研究」一節的「同音分讀不同韻例」提到「粤音的歷史演變的一些變化的事實」:雖然「麗」與「唳」(還有戾)同樣是「朗計切」,但今音「麗」讀 [lai6],「唳」讀 [leoi6]。
換言之,張錦少其實不只指我們「有些人經常讀錯」,其實是在指斥上述各中文字典編者和林蓮仙博士全部不學無術,將「錯讀」收錄其中,誤盡蒼生;亦令筆者明白,原來只要搬出《廣韻》,即可進佔高地,目中無人。本來學術上認為上述字典皆錯絕無問題,張博士亦絕對有自由獨尊何文匯。但《最緊要正字》並非「個人意見節目」,一位頂着「博士」頭銜的學者,居然毫不中立客觀,不是擺出事實,向觀眾陳明:現今眾多字詞典均收[淚]音,說這個是錯音純屬何文匯的看法;又或者起碼講句:「雖然市面眾多字典均指讀[淚],但這些字典全部都是錯的,大眾一錯幾十甚至幾百年,幸好今日我們有何文匯博士正本清源,根據一千年前的《廣韻》為我們擬出正確讀音[麗],所以他是對的。」此即有立場亦不失客觀,起碼讓公眾自己決定應否採信。現在卻一聲不響,罷黜百家,將「何文匯正讀」的對錯標準變成客觀事實,以「教育」為名向觀眾灌輸「[淚]音是錯讀」的觀念,等於說何文匯代表了整個廣東話社群,認真犀利;如此治學態度,教人側目。須知「博士」之「博」,在其學問「淵博」;頂着「博士」名銜的張錦少先生,請不要告訴我你除了何文匯審音的那些以外,連上述二十本字典也沒有查過一本,就走出來做節目指斥「有些」觀眾「讀錯」!
說到這裏,不得不提張錦少博士是 2005 年,由何文匯擔任(唯一)學術顧問的「粵語正音推廣協會」與港台合辦的「粵講粵啱正音大賽」的評判。
又看看該大學「語文自動中心中文部」有關「粵音正讀」的一頁:
你平時說話的時候有沒有注意自己的讀音是否準確?或者只求方便有邊讀邊,或人云亦云?文字本身有規範的讀音,不可以亂說。為了避免讀錯音的情況出現,最好的方法還是查字典。
「文字不可以亂說」、「避免讀錯音,最好是查字典」,講來娓娓動聽,然後網頁便出題考大家:知道重「蹈」覆轍的正確讀音嗎?知道報「刊」的正確讀音嗎?知道「綜」合的正確讀音嗎?
重「蹈」覆轍,大家知道應該讀[道],很合理。於是,人們不難認為網頁中將報「刊」讀成報[hon1]、「綜」合讀成[眾]合,也一樣合理了。
但既然「避免讀錯音,最好是查字典」,大家又不妨查查字典。例如筆者查到的字典中,「刊」字收錄讀成網頁認為是「錯讀」的[罕]音有以下十數本:
- 廣州音字彙(馮思禹,1962)
- 現代粵語(趙榮光,1972)
- 粵語同音字典(馮田獵,1974)
- 李氏中文字典 (李卓敏,1980)
- 中華新字典(1982)
- 中文多用字典(張丹,1984)
- 廣州音字典(饒秉才,1985)
- 新雅中文字典 (何容,1985)
- 國音粵音索音字彙(張勵妍/張賽洋,1987)
-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(周無忌/饒秉才,1988)
- 香港小學生中文詞典(1988)
- 商務新詞典(黃港生,1989)
-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(1992)
- 中華新詞典(劉扳盛,1993)
- 小樹苗學生辭典(賴惠鳳等,1996)
- 朗文中文新詞典 (第二版) (2001)
- 廣州話正音字典(2002)
- 廣州話、普通話速查字典(曾子凡、溫素華,2003)
- 中華高級新詞典(劉扳盛,2004)
又不妨查查,「綜」字收錄讀成網頁認為是「錯讀」的[宗]音有以下十數本:
- 喬硯農中文字典 (1963)
- 現代粵語(趙榮光,1972)
- 粵語同音字典(馮田獵,1974)
- 兩用中文字典 (1977)
- 廣州音字典 (1985)
- 廣州話標準音字彙 (1988)
- 香港小學生中文詞典 (1988)
- 商務新詞典 (1989)
-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(1992)
- 中華新詞典 (1993)
- 朗文中文高級新辭典袖珍本 (1998)
- 小樹苗學生辭典 (2000)
- 朗文中文新詞典 (第二版) (2001)
- 廣州話正音字典 (2002)
- 中華高級新詞典 (2004)
- 粵音檢索漢語字典 (2006)
- 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 (2007)
所以,這個語文自學中心網的那句「為了避免讀錯音的情況出現,最好的方法還是查字典」,與何文匯《粵讀》那句「多查字典可以減少錯讀」的金石良言互相呼應。他們的「讀錯音」,現實中同樣等如「讀了何文匯博士不承認的讀音」。所以這句的潛台詞同樣是:為了避免讀了何文匯不認同的字音,最好的方法,還是多查由何文匯審音的字典。
以利辭指港人讀錯甚麼字,以巧言叫人查字典,裏頭所教的,卻原來只是一家之說,未獲公認,卻能以「正確讀音」推銷,置其他字典於不顧。這令人不得不懷疑,甚麼「查字典」、「字音不可亂說」,是不是真的出於對粵語的愛護和尊重。
(2010/4/30修訂)
- 香港小學生中文詞典(1988)
- 商務新詞典(黃港生,1989)
- 香港中學生中文詞典(朱溥生,199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