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月存檔:七月 2011

解。救。正讀

筆者開設網誌質疑何文匯大博士的「正讀」,並對電視台以「教育下一代責任」這個無懈可擊的道德高地為名去「統一讀音」實際上卻是大舉消滅字典有收的日常讀音此舉表達不滿,已近四年。

以網誌形式議論讀音,時會陷於兩難。若對某字的讀音有更多發現,更新前文,讀者可能不察;另書新文,又嫌資料太少,原文則未夠完整。加上網誌文章並非事先規劃,乃係隨時更新,若有新進讀者欲了解「正讀」來龍去脈,單靠本網誌,只會覺得內容「跳來跳去」,恐怕不便。

有見及此,筆者去年九月左右,嘗試以「書本」方式撰文,希望做到(一)有條理地逐步分析當前「正讀」問題,和(二)拯救當前被傳媒視為洪水猛獸欲殺之而後快的一些讀音;希望讓讀者了解「錯讀」不是「錯讀」、「正讀」不是那麼「正讀」般簡單的背後理據。耕耘一載,拙作草就,名為《解。救。正讀》。

「解」者,「解釋」也。此書第一部份,集中解釋「正讀」,即何文匯博士以《廣韻》為「正讀」的這種「正讀」。為甚麼《廣韻》可以用來做粵音正讀?這種做法是不是人人認同?有沒有可議之處?有沒有學者不同意?假設我們真的以《廣韻》做粵音正讀,又會有甚麼問題?會不會有潛在危險?都會在這部份一一說明。

而「救」者,則係「救亡」之義。一些何文匯博士不喜歡不承認而貶為「日常錯讀」甚至不是日常的「錯讀」,到底是不是那麼「錯」?他們透過文教節目去貶抑、排斥、否定這些「錯讀」,是否全部都理據充份?他們自設《廣韻》等於正讀立場,然後在節目以自己的立場批評民間「錯讀」,會不會出現「有佢講冇人講」、「全部人錯晒得佢啱」的極端情況?這一部份以實際被傳媒改讀的字,例如「構、購」被改成[究]音、彌被改讀成[微]音等等,作為實例,解釋為甚麼我認為傳媒不應該排斥這些讀音。

《解。救。正讀》可視作本書探討「正讀」問題的一個階段性總結。書中內容,只有數篇見於本網誌,而探討字音的文章亦有修訂更新。網誌某些前期資料有誤,書中亦有修正(人力所限,原文容後改正,資料以書本為準)。惟我資質平庸,本書沙石,自不能免;又解構正讀部份,問題複雜,剪裁是否適當,亦令我戰戰兢兢。筆者不揣淺陋,以此拙作就教方家,尚祈各方先進不吝教正為盼。

全書現可於 http://www.savepropercantonese.com/ 下載,以 PDF 檔案形式發佈,未來視情況或會補上線上閱讀功能。

2011/8/1: 增加線上閱讀功能。留意網頁不支援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, 7, 8。這些IE版本的使用者可升級至 Internet Explorer 9,或使用其他瀏覽器,如 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OperaApple Safari 等。

2018/5: 本書已為印刷版取代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