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本今音

何需外救?

拙著《解。救。正讀》討論「構、購」讀音問題,歡迎下載查閱。

g- 與 k- 這對送氣音與不送氣音,根據何氏正讀規律,昆蟲,正讀™是〔軍〕蟲,不是〔坤〕蟲;衣襟,正讀™是衣〔今〕,不是衣〔衾〕。只是這些字尚未遭傳媒正音者毒手。另外該正讀™,對從「冓」聲的「溝」與「購、構」採雙重標準,前者 g 聲母為「古音」而 k 聲母為「今音」故可讀 kau1,後兩者 g 聲母為「正讀」而 k 聲母為「錯讀」故只可讀 kau3,否則就是讀錯。此事潘國森先生早已指出(《廣府話救亡》p.274)。筆者亦曾討論此字。月前廣播界最熱鬧的大事就是數碼廣播。啟播之前,一日經過大型電器舖,忽然電視傳出聲音,說:「翡翠台外救節目!」一聽,噴飯。

雖然現時無綫的劇集質素屢受年輕一輩詬病,不過收視仍不差,對電視台應沒有甚麼壓力,居然要向「外」求「救」,還要明言是「外救」節目?即是變相承認自己出產的節目不濟?莫非撰稿員吃了豹子膽?還是誠實豆沙包?

抬頭一看,電視字幕打破了我的妄想,原來電視上放的,是節目預告,介紹數碼廣播啟播後,將會放映的節目,包括「外購劇集」,不是外救。購字不敢說〔扣〕,估計因為一些正音人士說這個字只能〔救〕而不能〔扣〕,一〔扣〕便錯,高層一聲令下,電視台惟有拿自己開玩笑。

無綫最近推出了頗具歷史價值的 DVD,輯錄了由該台開台至今的香港大事回顧節目。除了回首當年,節目主持人的讀音亦可堪玩味。購和構,八十年代是讀〔救〕,不過九十年代,亦有讀成〔扣〕的例子,登時變得親切:

現在聽這十七年前的新聞報道員說「購買」、「構成」,只能嘆句「這麼近,那麼遠」。此音現在在新聞傳媒幾近絕跡,不知情者,可能還以為是與哪位高官名字撞聲,須避諱而遭禁,配音部亦救聲連連(文首的「外救節目」正是該台配音組傑作),民間卻繼續沿用可也,於是遇有訪問片段,即形成一大對比,此一現象,不可謂不奇特。

當然,必須指出,這不是單一電視台的事,彷彿電視新聞有自己一套「特定正音」。但果真如此,電視新聞的發音對這個社會的參考價值便會大減。

那麼廿一世紀,新聞報道員是否無人敢讀〔扣〕?倒也不是,不過可能真要經驗老到如伍晃榮,才敢突破禁令,以大家日常生活的讀音,為大家報新聞,而不被抽秤。當然,在正讀™學者眼中,伍先生是在「破壞中國文化」。

還有甚麼問題?問題就在,即使博士們千萬個不願意,大家日常說成〔扣〕音,不容置疑。即使新聞報道員,又豈有例外?於是,報新聞被逼讀成〔救〕,一個不慎,讀「溝」字時又進行正讀™轉換,便會鬧出笑話:

嚴格來說,這位報道員是說「正讀」沒錯,如果所謂正音是根據廣韻而言。可惜的是,何文匯認為此音已作古,即何氏其實已不用此「正讀」,你讀 gau1,反而錯。客觀而言,即使字典有收 gau1 音,今時今日,這個音還是不宜再用;要用,留待用來與「正音派」溝通時再用吧。

正音正字勿走火入魔

說「正音」,說「正字」,可以唬人,可以誤導人,可以嚇死人;但「正音」、「正字」,一如「正義」,你不知對方說的「正義」是甚麼「正義」,便盲從,後果,可以很嚴重。電視台說自己注重正音正字,但按觀察,他們連自己說的正音正字到底是甚麼,都搞不清楚。以無知訓無知,若蔓延社會,即使我們下一代真的滿嘴「正音」,卻不用用腦袋去思考說正音何謂正音,教出來的,就是無知的下一代,誰還奢想他們能「學好中文」,只是虛妄。

在「雛讀鋤」事件後,筆者翻查了一些書籍,因為想不透今時今日為何還硬要將「雛」讀成「鋤」。香港電台《中文一分鐘》(亦有同名書籍印行)中,陳永明教授說:「中文字的正音問題十分複雜。顏之推曾說︰『從正,則懼人不識,隨俗, 則意嫌其非。』因此,正音原則應該是服從當時絕大多數的讀音,例如︰ 構讀成救或扣,只是送氣與不送氣的分別;雛讀成鋤或初,只是陰平與陽平的分別而已。」

是以我敢推斷,電視台根本沒有對自己的「下一代責任論」費過多少心力,只是拿着何文匯一書去「正」其配音員「錯音」,便以為「盡了人事」。大家只要想一想,字典已接受、新印行字典已不收舊音、各地方言調查顯示不少地區「雛」與「初」同音、1989 年《正音正讀縱橫談》與會者以「有爭議」為由迴避此字被指必須讀成「鋤」的討論、陳永明教授在 1998 年的《中文一分鐘》刻意提及此例指出不必強行恢復「鋤」音。而電視台,指雛字讀成「鋤」此類所謂「正音」,是「多方參考的結果」,根本就是把觀眾當白癡,或希望觀眾都變成白癡。

看無綫電視新聞,會發現一事甚為有趣,例如「佈」字,發佈、佈告、佈道、分佈,一律寫成「布」(八十至九十年代新聞片段仍作「佈」,後來除引用原文外一律用布);鐘錶、電錶寫成鐘表、電表(是以「儀錶」一定變成「儀表」);則「渡」字,渡過、渡假,一律寫成「度」。

當然這是新聞部的決定,亦非無根據:「佈」本來就是由「布」分出、「錶」本來寫成「表」、「渡」本作「度」。文字一為二,是為了分工辨義(錶表更不同音)。關於這點,研究文字的容若先生著作提出不少例子。而對於拒用今寫之風,容若先生評為「好古」之舉 。

某些字電視台不用今寫,尚未算錯,但復古過猶不及,造成文字混亂,便絕對不能接受。例如,將「習慣」寫成「習摜」甚至「習貫」,今時今日,肯定錯,就算搬出清朝的《經典文字辨證書》說慣是「俗字」,摜是「正字」,也不能改變事實。

「度」字作「過」解,寫成「渡」字早已為人接受,雖然渡過、渡越用度不能算錯,惟「過渡」一詞,怎也不可能寫成「過度」,蓋「過度」指超越額度,與「過渡」沾不上邊,更不能混用。

在剛過去的星期一(3月24日),即見此台「矯枉過正」:

03_24_2008_15_27_38_shot.jpg

《過渡青春》是香港電台製作的節目,節目名稱一向是《過渡青春》,不料一到無綫電視的手,卻植為《過度青春》,從暑假中成長的年輕人竟然「青春得滯」,此「過度復古」使然,更毫不尊重港台所取節目名稱。

另外,此台星期一至五晚上播映的《新不了情》,片頭主題曲的字幕更是令人啞口無言:

cestlavie.jpg

淚也「幹」了,不知會否重演「干炒牛河」英譯的笑話?當然,看到難「舍」難了,監「制」,「斯」守這類字,還有連爾冬陞的名字也打錯,便知這是典型的簡繁變換錯誤。電視台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,必是片源問題。電視台認為自己有教育下一代責任,卻任由這類錯字出現在熒光幕上。

電視台說自己有「教育下一代責任」,我希望他們不要只說不做,更希望不要過猶不及,走火入魔,亂搞中文,亂搞粵音,因自己無知,要下一代陪葬。

新版《商務新詞典》的貓

「貓」這個字,真的是「連小學生都識讀」。不識字的,看到貓咪,也懂說這頭貓如何如何。「貓」,現在只有一個讀音,就是「maau1」,或「矛」字轉高平聲,或如字典以切音注:〔媽敲切〕。

獨何文匯博士一人異議:此字「正讀」 可以是〔苗〕,可以是〔矛〕,就是不能讀我們熟悉的〔maau1〕音。現在的音,是「習非勝是」云云。

當然,這是因為何博士認為,《廣韻》切出來的音,便是「正讀」,故在他的立場,判〔苗〕或〔矛〕為正讀,合情合理。不過別忘了,同一正讀,可以有所謂「本今音」、「正語音」。簡單來說,前者是「習非勝是致無法還原,故以今音為正讀」,後者是「習非勝是但尚未取代本讀,故仍將語音視為錯讀,應該更正」。

maau1.jpg

何氏將「貓」讀高平聲,視為「正語音」中的「語音」。就是說他認為,現在貓字,讀成〔矛〕或〔苗〕,仍然用於書面音或口語音中,而且應該「可改則改」,否則語音會「越來越混亂」。

何文匯看法獨特,但也不愁無人附和。盛九疇所編《商務學生字典》,既是由何文匯審音,便先列〔矛〕及〔苗〕音,才注 maau1,謂之「語」音。這和何氏《字彙》書立場一致。盛九疇另一本《現代中文詳解字典》更進一步,完全不收 [maau¹] 音,若有人據此學廣東話,開口「呢隻矛好得意」,閉口「你有冇養苗」,認真大整蠱。

苗矛二音,不單現代字典不收,連六十年代的《辭淵》也不見收載。

cat.jpg

早前容若批評過的《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》,縱有不少不切實際的字音,但「貓」字,只有一音,就是我們用慣講慣的 [maau1]。

貓字要讀矛讀苗沒有市場,不過故事未完。我年代的字詞典,對於「貓」一字,只有作名詞解的用法。新的字詞典,還有新收義項:一是「躲藏」,二是「彎曲」。二者均來自北方方言。在書店查過《朗文中文新詞典》、《中華新字典》、《中華新詞典》、黃港生編《商務新字典》、《廣州音字典》等均收此義,似是由貓隻習性引伸出來。當然,此用法在香港十分罕見。

值得留意的是,作動詞「彎曲」解、常用詞「貓腰」的「貓」,普通話讀第二聲,而非第一聲。但由於南方鮮見此用法,且貓字向來只有一音,上述各字詞典,凡收此義,亦標明普通話要讀第二聲,但粵音,仍與作名詞解的「貓」相同。

新版的《商務新詞典》,粵音主要照抄何文匯書,不過此字作名詞用時,仍只標 [maau1] 音。惟作動詞用時,卻有驚人之舉:此書編輯力排眾議,寫明凡用作北方方言「彎曲」解時,粵音竟然要讀〔矛〕

新版《商務新詞典》獻新猷,貓字「忽然破讀」!普通話讀成上聲,粵語要高平轉陽平?是覺得普通話要破讀粵語便要跟?還是貓字要讀矛讀苗沒有市場,但有人不肯放棄,借歧義圖將「正讀™」鹹魚翻生?留給各位自行想像。

說起來,有人說粵語踎低,本字應作貓低。果真如此,那作動詞彎曲解之「貓」,更不讀〔矛〕。

按「雛」字,我們讀〔初〕,正讀™指讀〔鋤〕才對。初與鋤,只是聲調不同,博士粗暴否定,電視台忽然改讀〔鋤〕,證據確鑿。「貓」字其實同一道理,〔maau1〕與〔maau4(矛)〕,僅一調之轉。所謂「正讀」,又不許,說是「習非勝是」。我怕真有一天,電視台會說「流浪矛狗情況嚴重…」「唔少人喺屋企養矛…」。但如果電視台真要如此做,便得以同一態度處理陽平陰平變調的事例,例如:「荷蘭」只能說「荷瀾(laan4)」而不能說「荷laan1」、「銅鑼灣」不能說「銅鑼環」、「土瓜灣」更不能說「土瓜環」,然後繼續以「社會責任」來護航,而不能「厚此薄彼」。

本讀今讀

《粵音正讀字彙》:「因本讀已不用於讀書音或口語音中…只在該字的『今讀』下注明『本讀』為何。」

舉一些例子:

爸,正讀霸。
媽,正讀母。
蝸,正讀瓜。
棒,正讀蚌。
規,正讀龜。

我們今天沒有聽見某些何文匯大力撻伐的廣播員說霸霸、母母、瓜牛、蚌球、龜矩,多得何氏大發慈悲,將這些音,標為「本讀」。「今讀」,就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字音。

尤其如果何博士要無綫的中文台說成「fei6翠台」(常用字已無此音。可想像「吠翠台」但吠字讀若「飛」;又或者想像一下,我們平時說翡翠台時,音調類似 「940」。試以「240」的音調讀出),看看無綫會否照單全收?

但必須注意何文匯是接受得無奈,承認得千萬個不願意:這是「接受先人留下來的、確乎不可拔的錯音和讀的一個無可奈何的理由」(《粵音教學紀事》p.155),我們說約定俗成,他覺得我們是「希望習非勝是地約定俗成」,故直斥其非;而他那種「無可奈何地約定俗成」,則既然自己也接受了,我們蟻民也得接受了。

我們能否提出「無可奈何地接受」地接受某些字音的約定俗成呢?不知道,因為何氏並沒有說。他只說「無可奈何地約定俗成」是應有態度;但其他人說「約定俗成」,他則全部打成不問是非的、為求開脫而搬出口說約定俗成實則想習非勝是的、自欺欺人的、摧毀中國文化的奸黨,彷彿蟻民的無可奈何地接受,不在可能性之列。

而像溝、構(購與構同音,故不重複)二字的取向,亦頗令人不解。

溝,《廣韻》古侯切,陰平聲,粵音gau1。《粵音正讀字彙》:「本讀」gau1,「今讀」kau1。
構,《廣韻》古候切,陰去聲,粵音gau3。《粵音正讀字彙》:「正讀」gau3,「口語音」kau3。

換言之,他認為構讀作「扣」,是習非勝是,是要改的;溝讀作「摳」,則因為這個音已取代本讀,不必改。

例如「溝」與「鳩」同為古侯切,但何氏說搜字「所鳩切」,也不說「所gau1」切了。

像 g 聲母轉 k 聲母這種由不送氣變送氣的字,何博士只承認陽平、陽上、一小部份陽入聲的送氣互換(《粵音平仄入門》p.35),雖然他說粵音變化的規則「有不少例外…任何活的語言都不能有例外。不過,把例外熟習了,例外也變成有規則可尋」(p.37)。

本來溝、構、購三個從冓的字,例外也好,「習非勝是」也好,一併由 g 轉 k,也可說是一個有系統的變化。不過何氏不承認這是例外,「習非勝是」地一個要改正一個不必改。現在米已成炊,雖然民間仍使用正讀™派「篤眼篤鼻」的「扣」音,但由於「救」音流行於新聞報道員、電台節目主持中,這句「當『非』未能勝『是』時,這個『非』還是要改的」(p.153)便說得振振有辭了。

相比之下,其他(非由何文匯審音或參考其著作標音的)字詞典,便沒有這麼飄忽,例如《商務新詞典》在此三字均標 g/k 聲母。